时至今日,刺绣机电脑的功能日益强大,尤其是参数的种类和个数越来越多。有鉴于此,为了我们广大客户在日常生产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参数设定来驾驭机器,我们期望通过以下的介绍,深入说明剪线参数,讲解每个参数对刺绣的影响及如何正确设定。如果能够恰当地掌握参数的应用,就能给日常刺绣带来方便;反之,不恰当的使用,却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
下面把剪线参数进行分组,按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进行介绍。
一、 锁针相关参数
序号 |
参数 |
范围 |
出厂值 |
1 |
剪线时(前)是否锁针 |
是/否 |
是 |
2 |
剪线前锁针针数(new) |
0-2 |
2 |
3 |
剪线前锁针长度(毫米)(new) |
0.3-1.5 |
0.7 |
4 |
剪线前第一针转速(new) |
80-600 |
400 |
5 |
剪线前第二针转速(new) |
80-500 |
80 |
6 |
剪线后锁针针数 |
0-3 |
3 |
7 |
(剪线后)锁针长度(毫米) |
0.3-1.5 |
0.7 |
锁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但对它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先介绍一下锁针的概念。锁针的英文是Tie-ins。锁针分为:剪线前锁针和剪线后锁针;如上图所示,△代表剪线,○代表剪线后重新下针;通常在剪线前和剪线后重新下针都要锁针。剪线前如果不锁针,对剪线效果有一定影响,可能造成剪线后脱线;剪线后锁针能让底面线比较容易打成“结”,可以防止线头脱落。有一些花样本身在打版时已设定有锁针,再加上机器的锁针之后,就会因为太密的短针步形成断线或不能正常地将线剪断。碰到这种情况,参数中不设置锁针;实际应用要灵活取舍。
剪线后重新下针的锁针动作如上图所示。图1是有锁针的;图2是不锁针的方式。锁针长度可调,初始化后是0.7mm。面料的密度小(纤维间隙大),锁针长度要适当加大,否则就是原地下针了,会造成断线。如果锁针超出绣品的范围,则要适当调小。
剪线前第一针转速,剪线前第二针转速都是新增参数,对剪线 效果有一定影响,可作适当调整。
二、剪线后动作相关参数
序号 |
参数 |
范围 |
出厂值 |
1 |
剪线后动作方式 |
Y向动框/x向动框/移动针位 |
Y向动框 |
2 |
剪线后进行动框 |
是/否 |
否 |
剪线后框架会进行一次短距离的来回动作,目的是抻线,让已经剪断的面线与布料完全分离,避免重新下针时线头漏在面料之上。
剪线后动作方式:一般是Y向动框,因为Y向的行程大,不容易碰到限位;X向的行程小,容易撞限位。“移动针位”主要针对成衣绣或绣帽片的机型,防止因跳跃电磁铁损坏,动框的时候针杆碰到成衣框或帽片,还可以把针杆弹起。
要着重解释的是“剪线后进行动框”。不管该参数设置成“是”或“否”,大多数情况都剪线后都动框;因为软件已经比较智能了,会对实际状况进行一些判断。这导致许多用户觉得这个参数没有用似的,实际并非如此;当参数设置成“否”的时候,下面2种情况是不动框的:
1、剪线后越框距离>12mm,则不动框
2、剪线后是自动换色自动启动,则不动框
三、勾线相关参数
序号 |
参数 |
范围 |
出厂值 |
1 |
剪线时的转速 |
80-120 |
80 |
2 |
集中勾线的角度调整 |
-100~100 |
0 |
3 |
起针时扣线角度补偿 |
-4~+3 |
0 |
4 |
勾线传动比调整 |
只对极个别机型有用,通常不必理会。 |
“勾线传动比调整”
调整勾线角度就是调整出勾的时机。如果出勾太早,压脚未完全抬起,勾子已接近压脚,容易造成勾子打到线;另外太早出勾,造成面线是勾断的,不是剪断的。出勾太晚,可能导致线头太短。最好是剪断面线时,勾子刚好到达。
各厂家选用的勾线电机速比不一样,勾线电机转一圈的时间不一样,常见的有1:9、1:12、1:18;即使速比一样的勾线电机,不同厂家的机器,由于装配差异,转1圈的时间也有较大的差别。通常来说,速比小(电机快),勾线角度要调大;速比大(电机慢),勾线角度要调小。
勾线角度,要配合剪线时的转速一同调整。剪线时的转速低,勾线的角度可大一些,反之剪线时转速高,勾线角度可小一些。对于伺服电机的机器而言,由于转速稳定,剪线时的转速推荐仍用80转;对于变频电机的机器而言,可适当将剪线时的转速提高一些,如90至120转。剪线时的转速,既影响出勾时间,又影响剪线的长短,因此要依据机器状况适当调整。
“起针时扣线角度补偿”由原来的“0~3”扩展到“-4~+3”。如果起针出现掉线的情况,可尝试调整该参数。另外要强调:“勾线传动比调整” 只对极个别机型有用,通常不必理会。文章来源:刺绣频道: www.embcc.cn
总之,如果要达到比较好的剪线效果,如:剪线长度合适、起针后不掉线等,需要灵活使用这些参数,在实践中多总结。除了设置参数,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必须到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